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,深入感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果,近期,青岛科技大学“红心筑梦”实践团赴山东省平度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实践团以实地走访为契机,走进红色场馆、乡村田间与企业车间,在观察与体验中感受时代发展,在学习与思考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驻足红色场馆 传承精神火种
实践团首先来到明村镇马戈庄村杨明斋事迹陈列馆。展馆内,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旧物件,静静诉说着杨明斋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,为传播马克思主义、推动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。讲解员深情讲述了杨明斋烈士跨越万里追寻真理、投身革命的故事,当说到他“为人民谋幸福、为国家谋复兴”的初心时,队员们无不深受触动。
在展馆的“初心墙”前,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,轻声诵读杨明斋同志的革命语录。大家纷纷表示,革命先辈的精神如同灯塔,指引着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。


探访乡村沃土 触摸振兴脉搏
实践团还来到平度市明村镇白里村。在连片的种植大棚里,藤蔓间挂满饱满的果蔬,自动化设备有序运作,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。当地种植户向队员们介绍,白里村通过“合作社牵头、农户参与、技术护航”的模式,实现了果蔬从“零散种植”到“规模经营”的转变,还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路,让新鲜果蔬直达全国各地,村民收入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。
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,协助村民采摘、分拣果蔬,在劳动中体会农耕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。“大棚里不仅长出了丰硕果实,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希望。”实践团成员在交流中表示,亲眼见证的发展成果让大家对“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
走进骨干企业 探寻发展密码
离开白里村后,实践团前往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。在酒庄负责人的引导下,队员们参观了地下酒窖、酿造车间与产品展厅。从葡萄品种的精心选育,到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,再到以酒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探索,负责人详细讲述了企业如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,打造“种植、生产、文旅”一体化的产业生态。
在交流中,队员们了解到,该企业不仅注重提升产品品质,还积极带动周边村庄发展,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形成“企业盈利、农户增收”的双赢格局。“产业发展既要扎根本土,也要勇于创新。”队员们在调研笔记中写下感悟,对“企业如何助力地方经济”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
交流分享感悟 凝聚奋进力量
实践期间,实践团与当地干部开展座谈交流。大家围绕“乡村产业发展”“红色文化传承”等话题深入探讨,当地干部介绍,平度市明村镇通过“红色文化铸魂、特色产业赋能”的发展思路,让红色资源成为精神滋养,让绿色产业成为经济支撑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。实践团成员结合所见所闻,分享了对乡村振兴、产业创新与红色传承的思考,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和行动的动力。


此次平度之行,实践团在红色场馆中汲取力量,在乡村沃土中见证发展,在企业车间里探寻路径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牢记青年使命,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